微信关注,获取更多资源

票房不好,奉俊昊的科幻梦撞了墙

最近,奉俊昊的新作《编号17》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不过这种关注似乎更多地集中在了它的表现上。这部在上周末北美以191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登顶,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仅收获5330万美元票房,与影片高达1.18亿美元的投资以及近8000万美元的营销费用相比,距离2.75亿美元的收支平衡点还差得很远。

票房不好,奉俊昊的科幻梦撞了墙插图

作为奉俊昊在《寄生虫》摘得桂冠后,时隔六年推出的科幻巨制,观众对《编号17》本有着极高的期待。但从实际的影片质量来看,虽然不至于是,但在奉俊昊的作品序列中,其排名恐怕要靠后一些。

内地的票房预期不到两千万,豆瓣评分也仅有.2分,这些数据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部电影与观众预期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

不过,影片依然延续了奉俊昊作品的一些核心元素。它依旧是一个基于现实背景的荒诞故事,探讨的依旧是社会与阶级问题,这是奉俊昊一直以来热衷的主题。从《寄生虫》到《雪国列车》,再到如今的《编号17》,阶级主题与对资本主义不平等的批判贯穿始终。

在《编号17》中,通过的角色对比,影片展现了资源分配的巨大不平等。而米奇这一“耗材”式角色的存在,更是将底层的无奈与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极致化的表现手法,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荒诞喜剧的氛围,也成为全片的一大亮点。

票房不好,奉俊昊的科幻梦撞了墙插图1

影片前半部分在讲述这些内容时还算有趣,但到了后半部分,剧情就显得有些混乱和无趣。影片中存在大量明显的政治隐喻,比如马克·鲁法洛的角色就像是科幻版的川普,人与外星大虫子之间的矛盾与和谐,也能与美国的族群和移民政策相呼应。然而,这种过于刻意的政治诉求反而削弱了影片的趣味性,让人感觉有些为了讽刺而讽刺,剧情也因此变得不够吸引人。

托妮·科莱特在片中的角色同样夸张荒诞,让人联想到《雪国列车》中的蒂尔达·斯文顿。这种荒诞的角色设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影片的讽刺味,但同时也削弱了影片的现实感,使整部影片显得更加浮夸。

或许,奉俊昊的电影更适合韩国本土的土壤,更现实的题材更能发挥他的优势。像《杀人回忆》《寄生虫》和《母亲》这样的作品,总是能精准地抓住社会痛点,展现出深刻的社会意义。相比之下,他之前的几部国际化科幻大片,包括《雪国列车》《玉子》以及现在的《编号17》,似乎都稍显逊色。

当奉俊昊离开韩国,转向国际化题材时,他的作品似乎总是缺少了一些着力点。虽然在视听效果上很有创意,但故事却给人一种悬浮、遥远的感觉,观众很难真正融入其中,也难以对角色产生认同感。

关于《编号17》的票房困境,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影片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出现了错位。喜欢主流电影的观众更倾向于简单有趣、不断的,而《编号17》并没有满足这些需求,其内容甚至有些过于深奥,尤其是涉及克隆体的哲学含义。此外,影片的原著并非大IP,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有限。对于追求深度的观众来说,影片的荒诞与喜剧元素又显得过于商业化,不够深刻。

票房不好,奉俊昊的科幻梦撞了墙插图2

《编号17》成了一部两头不靠的电影,加上高额的投资,票房回收的压力自然不小。不过,从采访中得知,奉俊昊的下一部作品将是一部关于深海生物的片。希望他能回归自己擅长的领域,创作出更加得心应手的作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黑熊电影 » 票房不好,奉俊昊的科幻梦撞了墙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