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资源

《猎狐·行动》影评:纯抹黑国内经侦刑警,若真实事件如此,说不定真有那8000万。

在这部影片中,中国警方的形象呈现出一种颇为松散的状态。主角团队仿佛处于一种“放养”模式,工作状态显得极为随意,领导似乎对他们的具体行动毫不知情:

《猎狐·行动》影评:纯抹黑国内经侦刑警,若真实事件如此,说不定真有那8000万。插图

1. 队员私自前往的住所,领导对此毫无察觉。

2. 队长与梁朝伟的对话内容,领导也不清楚。

3. 男二独自去探寻女的下落,领导同样不知情。

4. 队长独自前往教堂,领导也不知晓。

他们作为中国正规外派刑警,却像特工或电影里的角色一样购买二手手机和电话卡。这让人不禁疑惑,他们究竟在躲避谁?又有谁能监听他们呢?若真有这种担忧,法国方面难道不能提供加密线路吗?而且这一设定还导致了男二因丢弃电话卡而被捡到的情节,可他只是出去一趟便回来,既没有紧急情况,也没有突发状况,完全可以把手机卡拿回来再找机会销毁。

此外,主角团的反侦查和警察能力似乎完全取决于的需要,时有时无:

1. 出外勤前才被跟踪,后面被人撞了一下包竟毫无反应。

2. 在别人门口的监视摄像头前蹲守一整天。

3. 进入他人住所既不上报领导,也不录音留证。

4. 作为经侦警察,对录音、剪辑毫无警惕性,什么话都敢说。

而且,主角团在整个剧情中几乎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案件的解决主要依靠反派内讧。他们做了什么呢?第一天蹲点(赌博),与反派喝酒,被关押一天;第二天,和法国警长喝酒;第三天,摸鱼;第四天,收到反派线索后继续赌博。剧情的关键线索,无论是地点位置还是最终的硬盘证据,都是靠反派巴斯蒂安“送”到手上的。那这样的警察存在的意义何在?感觉谁都能替代。要是现实改编的话,真该好好查查,说不定真有问题。

国内的经侦支援仿佛形同虚设,主角团就像被“放养”一般。

此时主角手持关键的证物u盘,不仅不安排人在路途中带走,还要冒险去救队友。难道为了一个队友,就可以置任务和国家经济安全于不顾吗?如果炸弹是真的,那u盘还能保得住吗?这实在让人分不清轻重缓急。

住旅馆而非大使馆的设定也令人费解。选择住在大使馆或周边显然更安全,网络也更稳定,从剧情中看不出住外面的必要性。

女主角的死亡更是毫无意义,仿佛只是为了营造悲剧氛围而刻意安排。她逃跑时不呼救、不报警,反而往人少的地方跑,最后跑到地铁轨道上(那为何一开始不住大使馆呢)?

法国警长的形象也存在刻板印象。通常外国电影中这类形象是因为工作或生活遭受打击,但这位警长人设却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为何要塑造成这样?

反派的逻辑也很混乱。巴斯蒂安打算成为污点证人并提供证据,却不联系大使馆或法国警方,非要和中国外派警察单独见面,还选在偏僻地点,这合理吗?既然决定出庭作证,又何必东躲西藏?

更离谱的是,梁朝伟作为外国人,竟能策反法国地头蛇的贴身保镖,这所谓的人格魅力实在难以令人信服。两个小弟对梁朝伟的忠诚度也缺乏说服力(老大银行账户都被冻结了,工资都发不出了)。如果是这类片子,主角团和反派团是同一个街头出来的兄弟情还能理解,可梁朝伟和这两个小弟明显连人种都不一样,最多只有年的经历,能有如此铁的交情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问题:

比如女主死后,电脑是怎么被梁朝伟拿走的?法国警长已经到位,现场有两名死者,电脑就在那里,法国警方不封锁现场、不带走证物?

还有,即使拿到硬盘开机也不会自动运行(一般要运行得是病毒写入了注册表,但只有硬盘怎么写入?)。而且就算拿到硬盘又能怎样?证据已经有了,银行已经冻结账号了,拿到硬盘还有什么用?

法院上的“辩经”和开头任务部署会议的说教也显得多余且刻板。

仿佛是在模仿其他电影的拍摄方式,别人买电话卡我也买,别人杀马我也杀,别人反派给主角打电话终于见面我也拍,别人在地铁轨道打架我也要拍。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无论是导演、还是里面的警方角色,换我来当导演好像也不难。

很难相信这不是在抹黑国内经侦警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黑熊电影 » 《猎狐·行动》影评:纯抹黑国内经侦刑警,若真实事件如此,说不定真有那8000万。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